關于科學加強“黃碼”人群管理 進一步做好疫情精準防控的建議
市政協委員張自軍、徐磊反映:為進一步加強疫情精準防控,截至3月29日我市10萬余人被賦“黃碼”,并對“綠碼”“黃碼”人群進行了區分檢測和管理。根據風險等級,對“黃碼”人群給予重點關注。目前我市正在進行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相應增加了“黃碼”檢測點位。但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檢測點位設置不夠合理,如云龍區黃山、駱駝山、翠屏山、大郭莊等“黃碼”人群較為集中的區域,存在黃碼檢測點位人員集中扎堆檢測、排隊3—4小時才能檢測完成,而部分小區內綠碼檢測點位空置的現象;“黃碼”“綠碼”共存家庭管理規定不明確,對其“綠碼”家庭成員管理還需進一步從嚴等問題。
為此建議:
一是優先做好“黃碼”人員核酸檢測工作。在部分“黃碼”人員集中的區域,根據風險等級情況,建議優先重點保障做好全部“黃碼”人員核酸檢測工作,從而第一時間在被賦“黃碼”的重點人群中排查出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感染人員。
二是適當增加“黃碼”人員檢測點位。對于“黃碼”人群密集的小區,就近在小區內偏僻處設置專門檢測點,以減少“黃碼”“綠碼”人員交叉檢測帶來的隱患;對于“黃碼”人員較少的小區,可以統籌安排專人上門進行檢測,減少“黃碼”人員流動的溢出風險。
三是加強對“黃碼”“綠碼”共存家庭的管控措施。針對一個家庭中同時存在“黃碼”“綠碼”人員的情況,建議以家庭為單位,做好同住一戶中“黃碼”人員與“綠碼”人員的統計登記工作,摸清人員交叉情況。同時,對其“綠碼”家庭成員按照“黃碼”人員管控要求進行管理,力求把安全隱患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