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對此,徐州市政協委員、徐州市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強深有體會。他表示,徐州是農業大市,推動徐州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農業科技的引領作用不可忽視。
徐州正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如何破解農業發展瓶頸?“優良品種的選育和關鍵技術的研究是破解農業發展瓶頸的關鍵,需要市農科院加大品種創新和技術研發力度。”李強說。
育成10個農作物新品種,其中3個品種通過國家品種登記、7個品種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4個品種被列為江蘇省主導品種,2個品種被選為江蘇省特糧特經“優選品種”……說起2024年徐州市農科落地的創新成果,李強如數家珍。
讓科技成果從“抽屜”走向田間,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建立一支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隊伍很重要。
去年,徐州市農科院實施7項亞夫科技服務專項,開展小麥、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等各類培訓5次,小麥觀摩活動6場次,現場技術指導24次,線上線下受益3130人次,示范推廣優新品種11個,持續放大“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示范效應,選派農業科技特派員14名,建設小麥、水稻、甘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基地14個。
以科技力量助推種業振興,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促進鄉村振興和徐州農業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這不僅是李強在追尋農業科技夢想道路上堅定不移的真實寫照,更是他多年來履職過程中腳踏實地、勇于擔當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