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冊無憂·服務賦能”委員大講堂暨“委員圓周匯”實踐活動在徐州市鼓樓區牌樓街道經濟界別政協委員工作室順利舉辦,街道政協工委聚焦企業注冊“最初一公里”,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政策解讀員”作用,為轄區企業和一線經濟工作隊伍帶來了一場政策與實務的“及時雨”。
今年以來,鼓樓區牌樓街道緊跟鼓樓區中心商圈“東進北擴”戰略步伐,推動薈品倉·城市奧萊入駐君盛廣場。如何幫助新注冊企業快速落地?牌樓街道政協工委敏銳捕捉這一需求,特邀區政協委員蔣滿擔任委員大講堂主講人,結合深厚理論功底與豐富實踐經驗,通過政策解讀、實務培訓、交流答疑三位一體模式,為街道經濟工作隊伍充電賦能,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此次委員大講堂圍繞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個體工商登記管理兩個方面,結合最新法規政策,重點強調了名稱禁用詞規避、字號禁用規則、股東信息核驗等環節。通過典型案例解析,為現場提出的“一址多照”、實名認證障礙、電子簽名應用等注冊實務中頻發的“堵點”“難點”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風險規避策略,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加速發展。
為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戰能力,活動精心設置模擬申報演示環節,現場利用江蘇省政務服務網等官方平臺,逐步演示了內資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的全程電子化操作流程。從用戶注冊登錄、信息填報、材料上傳到電子簽名提交,讓每一步驟都清晰直觀的展現,使抽象流程變得通俗易懂,將“一次活動”延伸為“長期賦能”。
鼓樓區牌樓街道政協工委始終堅持將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發揮經濟界別政協委員工作室陣地作用,充分匯聚起47名“同心組”界別委員和33名住牌委員專業力量,先后以“委員助企·鏈上共贏”“政策直達·金融惠企”等為主題,開展“委員圓周匯”實踐活動8場,精準匹配金融、法律、醫療等專業資源,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提升政策服務的精準度和實操性,切實將服務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下一步,鼓樓牌樓街道將持續深化經濟界別政協委員工作室作用發揮,建立健全群眾需求“動態清單”與委員資源“供給菜單”的精準匹配機制,推動委員力量下沉園區、樓宇,延伸服務觸角,切實將政協的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