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體會
5月18日至20日,全國政協舉辦了第139期干部培訓班暨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專題研討班,睢寧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及機關工作人員全程參與了線上培訓,并于每節培訓課后組織了交流發言活動。市政協王強主席在培訓會上作了《持續穩固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交流發言,讓縣政協全體參會人員深感振奮。對于這次培訓班,參訓學員普遍認為,一是規格高。張慶黎主席親自解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胡衡廬主任系統領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讓我們系統、全面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思想和全國政協工作安排部署,為今后工作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二是內容實。張慶黎主席關于《意見》的解讀深入淺出,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基層政協存在的“兩個薄弱”問題和今后工作努力的四個方面重點。楊偉民常委關于習近平經濟思想和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解讀,緊扣當前國內國際形勢,深刻分析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環境及政策方向,讓我們對當前的經濟工作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特別是王強主席的工作交流,從堅持貫徹黨的全面領導、以科學態度搭平臺建機制、以民生福祉為目標追求、以四支力量提升協商質效等方面,系統詳實地介紹徐州的先進做法。三是可操作。呂忠梅常委關于調研工作解讀,結合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調研案例,從選題、破題、方案制定到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等8個環節,為我們今后的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優秀模板。此外,這次培訓會安排了2場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既有省市經驗介紹,也有地市、縣(市、區)交流分享,為我們今后的工作開展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二、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在徐州市政協指導下,以貫徹落實此次培訓會精神為契機,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主動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為“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奮力譜寫徐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做出積極貢獻。
(一)強化政治引領,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用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繼續推動政協協商納入縣委重要決策內容,確保政協工作與縣委政治同向、思想同頻、工作同步。二是強化思想武裝,做到同心同行。把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貫穿全年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省、市兩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扎實開展“黨建筑壘?同心筑夢”主題活動,創新開展“六學六做”活動,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推動“兩支隊伍”建設。三是加強黨建引領,促進履職融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落實黨建工作、意識形態、黨風廉政建設“三個責任制”,推進黨的建設與履職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制訂2022年度“支部建在界別上、委員聚在黨旗下”黨建工作計劃,以“11518”指導落實黨建思想工作,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政協履職的方方面面,切實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高質量履職。
(二)聚焦發展大局,提升專門協商機構效能
一是按照縣委、縣政府點題,做好專題協商。圍繞縣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精神、縣政府工作報告和縣委、縣政府交辦事項,開展“服務‘1號工程’,推進‘最多找一人’集成改革”、“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專題協商。圍繞縣委書記點題,開展“解決‘速來辦’平臺集中反映事項,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電商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推進宅富美工程,助推鄉村振興”、“加快農房改善,建設美麗鄉村”等專題協商。6個專題由各分管副主席牽頭,相關部門配合推進,形成主席會議視察調研報告,報送縣委縣政府,供決策參考。二是聚焦“重難堵亮”,開展對口協商。聚焦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民生實事等領域,圍繞“建設‘公園城市’”,提升人居環境”、“強化平臺載體建設,加快跨境電商發展”等14個主題,進行界別專題調研和協商,匯聚社會各界智慧和力量,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報送相關部門,供工作參考。三是突出群眾主體,開展基層協商。引導基層廣大群眾圍繞黨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實事和社會治理難事,開展廣泛協商,計劃開展鎮村企事業單位各類協商2500余次,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全面轉型、全域美麗、全民富裕”的新睢寧建設。
(三)堅持創新實踐,不斷提升參政議政水平
一是著力提升提案工作實效。繼續堅持縣委、縣政府、縣政協領導和政協專委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工作機制,扎實開展“提案撰寫調研月”等活動。圍繞提案辦理關鍵環節創新“三五二”工作方法,即“三議三評”(議方案、評虛實;議進度、評快慢;議結果、評優劣)、“五維聯辦”(領導督辦、委員跟辦、部門主辦、第三方評辦、提案委考辦),努力做到提案撰寫質量和提案辦理質量“二個提升”。二是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抓實社情民意信息骨干隊伍建設,加強對社情民意信息的匯集整理、分析研判、跟蹤反饋、定期通報、宣傳轉化,健全完善社情民意信息辦理流程機制,更好為黨委政府及時了解和分析社會輿情、化解社會矛盾、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參考。三是深化民主監督職能。鞏固深化政協民主監督和紀委監委專責監督“兩個有力協同”工作,在監督對象確立、監督內容選擇、監督方式改進、監督效果保障上不斷完善和創新。圍繞“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清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議題和黨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方面自主選題廣泛進行民主監督,助推黨政重大決策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四)發揮政協優勢,廣泛匯聚發展智慧力量
一是主動加強團結協作。堅持“兩大主題”,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強化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完善縣政協黨組成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著力畫好最大同心圓,以團結和民主凝聚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鼓勵和支持各界別團體同基層政協工委開展聯合視察、共同調研、政情交流、結對聯系等履職活動,努力為他們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拓寬渠道、創造條件。二是密切聯系社會各界。組織廣大委員經常性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開展委員“進網格聯系鎮村促治理、進企業聯系產業獻一策、進農戶聯系群眾察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三進三聯”活動。引導委員心系“民之關切”,廣泛開展“民生大走訪”,積極開展基層協商、廣泛聽取社情民意、真實反映群眾訴求,推動辦好民生實事,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添助力、聚合力、增動力。三是做好文史宣傳工作。緊扣“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選取睢寧工業發展歷史專題,編纂出版《睢寧工業記憶》文史資料專輯,發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作用。做好《睢寧政協》編輯工作和“睢寧政協”微信公眾號建設。開展“尚學?讀書會”、“委員走進昭義書院”等系列活動,通過開展“我為書房建設獻一策”,組織“委員同心頌”集體詩朗誦、詩詞書法鑒賞專題講座、委員志愿服務等活動,推進“書香睢寧”建設。
(五)加強自身建設,充分彰顯政協責任擔當
一是突出委員主體。落實“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和市政協加強和改進委員學習工作的《意見》《實施方案》,加強委員培訓、服務和管理,扎實開展委員“三進三聯”活動。在活動開展中具體要做到“六個一”:每年至少提出一件較高質量的提案、反映一條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參加一次政協組織的調研考察、參加一次基層協商民主活動、為聯系網格、企業、農戶辦一件實事、為“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貢獻一策。二是強化專委職能。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在政協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緊密結合市、縣政協工作總體部署,加強與對口黨政部門(單位)和界別的聯系,經常性開展視察調研等協商議政活動,有效開展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組織委員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努力使專門協商機構“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三是建強機關中樞。加快“智慧政協”建設,深入推進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四型”機關創建活動。堅持周四學習日集體學習,深化“黨建+”機關活動,推動機關干部視野格局、思維理念、工作方法更加適應新時代政協工作。同時,在一以貫之抓落實、篤行不怠勤履職上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機關服務意識和能力水平,為委員高效履職創造良好條件、提供有力保障。
三、意見建議
希望市政協能夠進一步加強對縣(市、區)工作的指導,多開展業務知識學習培訓與交流活動,規范基層協商民主指導委的機構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