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黨員、徐州市鼓樓區政協委員、徐州虎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尤源,致公黨徐州市委組宣部三級主任科員李健崗反映,每年9-11月份左右是大閘蟹旺季。“紙螃蟹”指的是用提貨卡(券)的形式代替螃蟹進行銷售。由于螃蟹是季節性生鮮產品,容易產生死蟹,保存技術要求高,不便于長時間運輸,而且作為禮品送人的市場需求旺盛,為了解決這一痛點,“紙螃蟹”便應運而生。但這幾年“紙螃蟹”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搜索“蟹券”顯示有328條投訴,搜索“蟹卡”有2017條投訴,投訴基本集中在“無法提貨”“缺斤少兩”“聯系不到商家”“以次充好質量差”等問題上。
主要問題有:
一是券面型號規格混亂。各商家的蟹券產品除了標注有螃蟹公母數量等信息以外,還標注特殊型號,如3988型、5888型、8888型、18888型等。但是數字是價格、重量或品種,并未統一,比較混亂。在各家店鋪中,“型號”與螃蟹公母大小的對應自成體系,容易誤導消費者將“型號”視作實際價格。以京東平臺為例,蘇狀元旗艦店的“商務8888型”對應“公4.5母3.5,8只”,姑蘇漁歌旗艦店的“豪華款8888型”對應“公4.0,母3.0,8只”,兩者并不一致;而今錦上旗艦店銷售的“公4.5,母3.5,8只”對應的則是“暢銷款2288型”,“公4.0,母3.0,8只”對應的則是“爆賣款1588型”。一售賣蟹券的線上平臺客服介紹,該數字僅為產品型號,與產品重量、產品金額皆沒關系。類似現象,在線上線下比較普遍,也給消費者帶來困擾。據一名業內人士介紹,該數字型號在行業內也無統一規定,原意是既可給獲贈禮券者有產品價格高昂的認知,由于實際售價會低于該數字,也給購買者得到實惠的感受。導致“紙螃蟹”數字越來越高,最高已有“88888型”,所謂5888型“公4.0,母3.0,8只”兌換之后市場價格可能僅200多元。消費者很難從數字上推測螃蟹的真正品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螃蟹奢侈品化,不利市場穩定。
二是蟹券“空轉”套路明顯。“紙螃蟹”已形成灰色產業鏈:有句行話“要做蟹,先發券”,蟹企先賣蟹券,經銷商賒賬拿券,在收到客戶錢款之后再支付蟹款。商家通常會以低于或等于券面價的價格售賣蟹券,以500元價格為例,購買者多會將螃蟹卡轉贈他人,獲贈人可以自己提現,或以更低的價格如250元賣給回收商,回收商又以稍高的價格300元賣給商家。即使沒有一只螃蟹,商家和回收者能從中賺取差價利潤,收禮者獲得收益。二手平臺上還有不少商戶持續回收蟹券,零售價300元左右的蟹券,回收價僅百元左右。有人甚至同時做著回收各品牌蟹券與發售蟹券的兩頭生意,不需要真正的螃蟹,“產業鏈”就已形成。打開部分二手電商平臺,一些收蟹卡的帖子上都逐一注明了指定品牌的螃蟹,如閑魚一位商家高價回收蟹券,且“只收蘇蟹閣、蟹狀元、陽澄湖牌、王氏、蟹都匯、蟹小姐、蟹皇閣,其他牌子暫時不收”。蟹券超發成普遍現象,異化為“虛擬蟹”“數字蟹”“空轉蟹”,理應作為主角的螃蟹反而幾乎沒有“戲份”。
三是預約提貨困難重重。在各大電商平臺,螃蟹卡券鏤空描金、美輪美奐,銷量破千的網店比比皆是。但是在黑貓投訴平臺中,因提貨困難的投訴很多,近1000起:投訴京東倍澤蟹卡“有效期內無法兌換,店鋪關閉,電話空號”;投訴抖音“唐糖生鮮”店鋪“購買的98元蟹卡,未得到兌換,商家沒有如期郵寄螃蟹,店鋪閉店無法查詢”,投訴今錦上“提貨電話是空號,提貨手機號是關機,克服電話沒人接”。有媒體調查,僅今年8月以來,就有涉及蝦兵蟹將拼購旗艦店、俏漁港大閘蟹券、隅禧旗艦店等投訴。這些投訴者手中蟹券均于兩年前年購入,年年預約年年滿,最終遭遇商家跑路的結局。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部分商家可能手里沒有蟹或者其超發了蟹券,當消費者要兌換時,會以各種借口“拖延”,拖到有貨或者消費者讓步,甚至直到把卡延到下年,而后就借著非蟹季的9個月中轉移資金,關店跑路。另外,死蟹理賠難,商家多宣稱死蟹包賠,但通常會要求收到貨時當面驗貨,發現死蟹需拍照留存并在簽收6小時內聯系客服申請賠付。不少消費者買來送禮不便拆封,如果稍稍延誤驗貨,或螃蟹第7個小時才“死”,想要賠付就很困難。雖然也有提不到貨的消費者“幸運”得以退款,但往往要“拉鋸”多日,某消費者投訴今錦上“虛假銷售,拒不提貨”,自10月1日在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十多天才完成投訴。
四是缺斤少兩質量難保。今年三季度江蘇省消保委的數據顯示,蟹卡蟹券投訴主要集中在:高標低售花樣多,兌換信息不明;卡券兌換困難,無法正常使用;大閘蟹品控差,質量不佳。在投訴平臺檢索發現,大閘蟹蟹券提貨后缺斤短兩問題十分普遍。行業內默認的潛規則是蟹券商家在大閘蟹標稱重量的基礎上扣除相應的水分損耗,部分商家會在產品介紹中注明含水分乃正常情況。由于大閘蟹越重價格越貴,一些不誠信的商家在展示時將大閘蟹重量標大,實際發貨時則發小一些的,從而降低成本;有的商家還用綁螃蟹的繩子沾水湊斤兩,甚至有的消費者收到還收到了死蟹、缺腿蟹。在電商平臺,有媒體點擊排名前五十、名稱中帶有“陽澄湖”的大閘蟹蟹券商品,其中不少商家不能承諾可以提貨的螃蟹一定產自陽澄湖。
為此,建議:
一是規范螃蟹卡券規格型號。加強政府指導、行業監管,統一規范螃蟹型號混亂問題,通過型號綁定螃蟹價格、品種、數量、質量等信息,做到價格標簽真實準確、貨簽對位,不虛假、不夸大,不利用蟹卡(券)誤導、欺詐消費者。
二是完善預付卡管理辦法。規范預付費卡發行,要求商家以產定銷、預售資金納入第三方存管、不提前提取預售資金、不超發卡券、扣留一定比例的售后服務費等,提高“紙螃蟹”發行門檻,引導商家合規經營。
三是加強蟹券亂象專項執法。借鑒天價月餅整治思路,對蟹券價格虛高、缺斤少兩等現象,市場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加強監管,規范行業指導價。治理預付卡不誠信行為,針對盲目低價發行、超產量發行導致兌現困難的,列為失信商家懲戒約束。有關部門加大查處蟹券送禮等不正之風力度。
四是加強社會層面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謹慎通過卡券消費,不可只貪圖便宜,充分考慮辦卡經濟性必要性;提高維權意識,保留好相關票據、憑證和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本篇信息被推薦報送全國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