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區政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政協第139期干部培訓會議精神,5月23日上午,區政協召開“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學思悟行專題座談會,組織領導班子成員、政協機關全體同志和部分政協委員暢談學習心得體會,區政協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
一、學習體會
此次培訓,區政協要求主席、副主席帶頭參加學習,同時擴大到各委室主任、機關同志和部分政協委員參加。通過培訓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培訓領導高度重視,規格非常高,培訓內容豐富,與前期市政協培訓有效銜接、相互補充,委員們受益匪淺,意猶未盡,學出了堅定信念,學出了使命擔當,學出了能力作風。培訓及時性強、規模大、層次高、內容實、形式活、反響好、效果實。受疫情影響,新一屆政協委員線下培訓延緩之際,全國政協系統組織線上培訓,可謂非常及時、非常解渴、非常給力。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切合實際的專題培訓,深深震撼著委員們的內心世界,觸及到了靈魂深處,思想得到了升華。大家紛紛表示,不僅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維,增長了見識,也更加準確地把握了新時期政協履職的特點、規律、方式和方法,更加全面地提升了履職能力水平。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掌握了政協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內涵,進一步提高了委員的黨性修養,堅定了對黨的忠誠信念,筑牢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自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了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過學習專業知識,加強對政協理論、民主協商、“有事好商量”等專業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掌握了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規律、特點和方法,激發了委員的履職熱情,增強了委員責任意識,提高了委員履職能力和水平。委員們表示將立足崗位職責,各盡所能,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圍繞全面建設“六個新泉山”,全力做好“八個新突破”,強化使命擔當,積極建言獻策,精心履職盡責,為泉山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二、工作打算
下一步區政協將立即行動起來,切實加大委員培訓力度,對照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豐富學習內容,以“五個結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帶動式、融合式、引領式委員學習培訓體系。
一是把理想信念教育與履職業務培訓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培訓內涵。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國政協領導同志關于做好政協工作的指示要求,學習中共黨史、統一戰線史和人民政協史等內容。把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中央和省市區委統一部署要求,統籌安排集中學習、交流發言、專題培訓等,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引導委員將所看所思,吸收、轉化和運用到履職實踐中,多建務實之言,多獻有用之策。
二是把政協黨組引領學與帶動委員主動學結合起來,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與高校、黨校聯合培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視頻會議中心,利用政協微信群、QQ群、網上論壇等聯絡平臺,積極為委員搭建方便快捷、交流互動的學習培訓平臺,讓工作有聲有色、活力無限,提高履職積極性,做到委員培訓全員化。
三是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邀請一批在本職領域中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形成“師資庫”,請他們走進政協開展專題輔導。不僅請進來提升認識,更要走出去拓展視野。結合課題赴外省市開展學習考察。同時面向全體委員舉辦“同心講堂”,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活動,組織引導委員和機關干部多讀“理論書”、讀好“專業書”、善讀“經典書”。轉化運用好讀書成果,把讀書活動與推動委員提升履職實效結合起來,積極撰寫“微調研”報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
四是把集中聽課與專題培訓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培訓水平。在委員學習培訓的對象、內容、方式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加快推進學習培訓常態化和經常化。加快推進學習培訓內容的設計與優化,從“委員需求”入手,推動學習培訓內容的不斷更新,有計劃組織不同主題培訓會。結合學習培訓開展專題探討,讓委員在頭腦風暴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大力弘揚“五種風氣”,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文潤泉山?書香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委員自身要帶頭學習,并帶動所在單位人員積極投身學習熱潮之中,養成常態化學習習慣,以學習引領社會新風尚。
五是把考核評價與履職實效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科學評價體系。將委員平時培訓和完成“委員作業”納入履職量化評價體系,實行動態考評,做到及時跟進、及時提醒、及時推動。確保學習培訓的實效。嘗試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評估,適時提出委員培訓的工作改進意見。
三、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對縣市區政協指導幫帶力度。發揮市政協的平臺作用,建議通過座談、觀摩、研討等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和培訓,提升縣區政協機關干部和委員履職能力水平,不斷推動縣市區政協履職提質增效。
二是進一步加強市政協與縣區政協之間的互聯互動。圍繞全市中心和重點工作,對涉及到各縣區重要的議政議題、協商內容等問題,可以與縣市區政協開展聯合調研,實現資源共享,更好得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